文/图:王婷 初审:刘慧伦 复审:赵丽娟 终审:廖才祥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即 2025 年 4 月 15 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相关通知要求,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积极组织研究生在第四教学楼 607 室与第七教学楼 413 室,观看 “2025 年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 公开课,为学生们呈上了一堂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国家安全知识大课。

公开课中,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郝书翠教授以刘公岛的历史为背景,深入讲解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甲午海战北洋水师的覆灭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国家安全各要素的紧密联系,明确人民、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大学生强化忧患意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南海研究院王胜教授带领学生走进三沙市,阐述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工作人员和渔民守护这片国土的努力,强调维护国土安全是公民的责任。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付俊松副教授通过网络诈骗案例,揭示网络安全风险的危害,呼吁国家、社会和大学生共同参与网络安全防御。

此次公开课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受触动。他们深刻认识到,国家安全并非抽象概念,而是涵盖历史、地理、网络等多个维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在日常科研中,可能会接触到前沿技术和敏感信息,这就要求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信息泄露,维护科技安全;在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更要坚守文化底线,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御文化入侵。同学们意识到,只有立足大局、顺应大势,自觉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武装头脑、淬炼思想,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到学习和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加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才能健康茁壮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此次观看公开课只是学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的一个开端,未来还将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深化国家安全教育,让国家安全意识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共同筑牢国家安全的坚固防线。
编辑:化学 审核:赵丽娟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