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于狮子山校区第七教学楼203教室成功举办了以“电解质的电离”为主题的讲座。此次讲座旨在提升师范生对化学学科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本次讲座邀请了成都市优秀教师、成都市化学核心团队成员、成都市吕梅与郭小渠名师工作室成员冷丹老师担任主讲嘉宾,我院2022级化学专业4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学院化学系副主任宋永娇老师主持。
冷丹老师以一节生动形象的实践课拉开了讲座的序幕。她首先通过化学史的讲解,带领同学们回顾了电离理论的发展历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随后,冷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引导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并思考电离现象,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电离过程及其原理。
在讲座中,冷丹老师不仅详细讲解了“电解质的电离”这一节内容,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她指出,化学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冷老师也强调了化学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化学史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增强他们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冷丹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与讨论。她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会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他们对“电解质的电离”这一节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被冷老师的教学风格所吸引,对未来从事教育工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讲座结束后,宋永娇老师对冷丹老师的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她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本次讲座所传达的化学史教学理念、科学探究开展方法以及电离概念应用的三个视角,并对冷丹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宋老师表示,此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与优秀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他们未来的教育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电解质的电离”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我院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进一步推动了我院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师范生将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化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刘宇
摄影:黄亮恺
编辑:宋永娇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