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院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大会
时间:2025-11-12 15:50:52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查看:83

图文、撰稿:唐浩然   一审一校:王晓岚  二审二校:张金燕  三审三校:廖才祥

1111日上午900,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于第四教学楼701会议室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暨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学院领导班子、硕士点负责人、各系/教研室主任、科级干部、本科研究生全体专职辅导员参会。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金燕主持。

4254ac9895a4217d3f698fc32f7a1e6

研究生辅导员刘慧伦汇报了2025届全体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学院2025届毕业生共624人,其中本科455人、硕士167人、博士2人,总体就业率持续高位稳定。在升学方面,本科深造率达49.10%192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7人考取博士,录取院校包括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此外,刘慧伦从学院就业总体布局、阶段举措和精准帮扶等多个维度总结经验做法。

本科生辅导员唐浩然结合前期多次摸排数据针对2026届本科学生就业和升学意愿、研究生报考情况、就业协议签订情况、存在的困难和后续就业工作计划进行汇报。研究生辅导员刘绪江汇报了2026届研究生就业形势、学生就业心态以及一对一精准帮扶计划。本科兼职辅导员、专任教师宋金同针对所带班级20224班、5班,就学生就业观念、考研情况和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汇报,并提出要加强和学生沟通,增强学生简历制作能力、面试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素养。

讨论交流环节,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刘瑞、范璐、赖欣和蔡莉围绕毕业生基本情况趋势变化、就业观念引导以及学生数据准确性摸排方式等建言献策,并提出后续将在岗位推荐、考研帮扶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与会老师一致表示将致力于做好学生培养工作的每个环节,精准帮扶并指导学生明确就业定位,助力学生圆满走完大学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学院行政负责人、副院长伍晓春对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同时对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要求:一是精准了解学生需求,分阶段精准掌握和全面摸清毕业生情况;二是加强学院全体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利用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班导师、个人导师资源和力量;三是提升学生求职就业能力,从简历打磨、面试帮扶等方面关心学生、支持学生。

22b9f6a969b511fbaba84ce3347b187

学院党委书记廖才祥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分析学院就业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学院2026届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并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分阶段、逐步推进,确保就业工作系统化、常态化,通过精准动员、分类施策和全员参与,形成上下联动的就业工作格局;二是要重点关注学业困难和就业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群体,建立“一生一策”的帮扶机制,切实做到重点关注、重点指导、重点推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提升能力,实现“一个都不掉队”;三是要找准工作着力点,提升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优化就业指导内容,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加强与用人单位、校友企业的沟通合作。

学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尺,全面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引导、全方位服务”的就业工作格局。本次会议进一步总结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特色成效,同时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和学院就业工作的新挑战。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将以“提质量、拓渠道、促落实”为主线,着力强化三方面建设:一是完善分层分类指导体系,推动就业服务精准化、个性化;二是深化校政企协同联动,拓宽高质量岗位资源;三是强化职业规划与能力培育,引导学生把握行业趋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学院将持续优化就业育人生态,努力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目标。

编辑: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