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院“化苑教坛”有机化学公开课开讲---多维度赋能本科教学质量提升
时间:2025-11-07 09:20:02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查看:98

                                             图文:向仕凯  一审一校:吴晓   二审二校:伍晓春   三审三校:廖才祥
  10月27日,学院在第七教学楼605教室举办“化苑教坛”有机化学基础公开课,有机化学教研室向仕凯老师以“对映异构”中的“外消旋体的拆分与不对称合成”为核心内容,带来了一堂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教学示范课。
  课堂上,向老师巧妙以“治疗帕金森病的核心药物L-多巴”与“具有毒性的D-多巴”为对比实例,将抽象的化学原理具象化,生动解析了外消旋体拆分的核心原理、实操方法,以及不对称合成技术的关键价值。他特别强调,因对映异构体在生物活性上存在显著差异,这类技术已成为药物化学领域保障用药安全、提升药物效能的核心支撑。

  在不对称合成知识延伸环节,向老师不仅引入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详细介绍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与美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在“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突破性贡献,还聚焦国内学术前沿,提及周其林院士、冯小明院士、唐勇院士等我国学者的杰出研究成果。同时,他特意推介了我校从事不对称合成相关研究的教师团队,帮助学生搭建学术认知桥梁,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
  课后点评环节,学院督导徐成刚教授从教学完整性与科研引导角度建议,可在课程首尾增设一页PPT,集中展示我校不对称合成研究教师团队信息,强化学生对本校学术资源的认知,激发科研探索兴趣;学院副书记张金燕老师则从课堂互动优化出发,提议未来教学中可增加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升课堂参与感。此次“化苑教坛”公开课,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更通过课程设计优化与教学经验交流,为学院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强化人才培养成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吴晓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