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陈诺 一审一校:刘慧伦 二审二校:赵丽娟 三审三校:廖才祥
2025年10月28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在狮子山校区第七教学楼105室成功开展以“高性能有机光伏与光探测材料”为主题的学术报告,特邀华南理工大学段春晖教授担任主讲,学院1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赵丽娟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段春晖教授阐述了有机光伏与光探测技术的研究背景与重大战略意义。他指出,在全球能源转型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开发新一代低成本、轻质、柔性的光电器件已成为必然趋势。有机半导体材料因其可溶液加工、易于实现大面积制备以及出色的机械柔韧性等先天优势,在构建下一代可穿戴电子设备、建筑一体化光伏、生物医学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发展高性能有机光伏与光探测材料,不仅是提升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核心,更是推动相关产业落地、赋能未来智能化社会的关键所在。
相较于光伏领域,段春晖教授将更多目光投向了近红外有机光探测这一新兴方向。他介绍,近红外光探测在夜视、医疗成像、环境监测、通讯及安全检测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材料可通过分子设计,轻松地将吸收光谱拓展至近红外甚至短波红外区域,这为开发新型、低成本的红外探测技术提供了独特路径。

在问答环节,段教授与在场研究生就分子设计策略、表征技术瓶颈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他鼓励青年学子要勇于挑战领域内的“硬骨头”问题,既要脚踏实地夯实理论基础,也要敢于想象,为有机光电子学的未来开辟新的可能性。
编辑:化学 审核:赵丽娟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