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院举行“化苑教坛”---《物理化学选论》公开课
时间:2025-03-18 11:23:53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查看:89

    3月13日下午3点,学院“化苑教坛”---《物理化学选论》公开课在第三教学楼301教室开展,此次公开课由物理化学教研室青年教师杨佳佳老师主讲,聚焦“平动配分函数”这一核心内容。学院教师和教学督导共20余人参与现场观摩。

    课堂上,杨佳佳老师通过类比转动配分函数和振动配分函数的推导过程,带领同学们推导出了平动配分函数的表达式,并进一步讲解了其在独立非定位体系中对各热力学函数的贡献。随后以单原子气体分子为例,讲解了粒子的全配分函数。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授课老师精准把握教学节奏,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顺利完成了对“平动配分函数”的理论推导,还对重点难点进行了详细剖析,并通过典型例题检验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学生们能够理解并吸收所讲授的课程。课堂最后,还对本节内容做了简单梳理和总结。

    课后,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学院设立了专家点评环节,进行教学工作切磋交流。毛双、蔡军、高道江、廖杰、王萍等多位资深老师,对此次公开课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点评。毛双老师首先肯定了授课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认为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地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同时,毛老师也建议在教学中可以弱化公式推导环节,着重强调知识点的应用,以便学生能更直接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增强知识的实用性。蔡军老师则认为《统计热力学初步》作为《物理化学》课程的一部分,在讲到具体概念时,应当加强经典热力学与统计热力学知识点的联动,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两门课程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知识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融会贯通的。高道江老师则从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授课老师对“平动配分函数”的讲解深入透彻,但在知识拓展方面可以更加大胆一些,引导学生对相关前沿研究进行思考,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廖杰老师则从教学细节和学生反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她强调,在推导公式结束后,教师需着重强调推导结果,如此才能做到主次分明,让学生清晰认识后得到的结论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此外,在给出例题让学生解答时,教师应加强巡视,密切关注学生的解题状态。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过程,教师应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精准定位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与强化。王萍老师建议,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对于用到的关键数学知识,可将其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反应较慢的同学随时回顾,辅助他们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而大篇幅、较为复杂的公式推导过程,可借助PPT来展示,这样既保证教学的高效性,又能让课堂板书更为简洁明了。

    此次“化苑教坛”---《物理化学选论》公开课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通过公开课及课后的点评环节,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文:杨佳佳

编辑:吴晓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