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科普月实验室开放活动成功举办
时间:2025-09-26 00:00:00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查看:64
---科普月里探“污”记

2025926日,在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化学学院百余名新生,举办了以“氨氮废水净化——环保科技探秘”为主题的实验室开放活动。通过讲解、展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畜禽粪污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前沿应用,搭建起科研平台与新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点负责人刘咏教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龚小波教授、秘书田婧副教授参加此次活动。

精心筹备,展现科研实

活动由龚小波教授和田婧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精心策划。开场环节,田婧老师以“畜禽粪污的绿色蜕变”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心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与社会贡献。中心已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取得发明专利25项,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多项技术在省内外落地应用,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提供了切实方案。

多维展示,走近前沿技术

在技术展示环节,工程研究中心充分结合自身优势,围绕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搭建“讲解+观摩+互动”的立体化科普场景。研究生熊欣、周爱娟担任讲解员,分别负责生物法与化学法两大技术路线的讲解。熊欣展示了碳点强化微藻氨氮去除及资源化的应用效果,直观呈现新材料在废水净化中的突破。周爱娟通过连续流实验装置,演示了过硫酸盐氧化与活性炭吸附协同去除氨氮的全过程,并巧妙地将其与本科专业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帮助新生理解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互动体验,提升参与感

为增强学生体验,中心设计了实操实验环节。在刘义丹、阳典芮等研究生的全程指导下,新生们亲手参与实验操作,从试剂称量到效果对比,既收获了实验技能,也加深了对技术原理的理解。中心还配备了完善的安全防护与应急措施,确保实验环节有序安全。

面向未来,发挥育人功能

活动最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龚小波教授表示,本次开放活动是中心履行科普职能、助力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未来,中心将以科普月、科技周等为契机,建立实验室常态化开放机制,面向不同年级学生开展差异化科普内容,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科研前沿、参与实践探索,进一步发挥科研平台在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价值。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向新生传递了前沿的环保科技知识,更彰显了工程研究中心服务社会、反哺教育的责任与担当,为后续科普与育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田婧、刘义丹、段成明   审核:赵丽娟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