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圆满完成
时间:2025-09-25 16:03:23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查看:97

为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快速适应科研学习生活、明确学业发展方向、筑牢安全科研底线,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围绕“思想引领、专业赋能、安全保障”核心目标,于9月10日至19日有序开展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涵盖新生开学典礼、优秀校友分享、实验室安全培训、学长沙龙、学术诚信教育、学业与职业规划专题会六大关键环节,全方位为新生开启研究生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一、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凝聚奋进力量

9月12日上午,学院在狮子山校区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各学科博士与硕士点负责人、各教研室主任、各办公室主任、2025级新生辅导员、学工办教师及本硕博全体新生参会,学院特邀92级化学系优秀校友、成都市石室联中教育集团党委委员、成都市石室联合弘文学校书记兼校长唐清出席,典礼由学院党委书记廖才祥主持。

学院行政负责人、副院长伍晓春代表学院致欢迎辞,系统介绍学院办学历史、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及育人成果,并向新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需求,勇闯科学“无人区”、攻克“卡脖子”难题;二是夯实专业基础,培养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以“敢质疑、善思考”的态度深耕学术;三是强化协作意识,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优势、互补短板,践行“厚德载物”理念

教师代表高元吉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勉励新生“秉初心、踏前路、向未来”,强调要树立高远追求、重视课堂学习、坚持探索创新;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2024级硕士研究生夏宝国,学院分团委副书记、2023级本科生罗淄丹分别从科研与学业角度分享经验;2025级博士生代表阳琳、本科生代表罗孝延先后发言,表达扎根学院、勇攀化学领域高峰的坚定决心

典礼现场还举行佩戴院徽仪式,学院领导与教师为新生代表佩戴院徽,象征学院精神的传承与新生身份的认同。最后,廖才祥书记鼓励新生踔厉奋发、筑牢知识体系、提升实践能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全体师生齐唱校歌,典礼在激昂旋律中落下帷幕。

二、举办优秀校友分享会,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9月12日上午,学院以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在狮子山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优秀校友分享会,特邀92级优秀校友、成都市石室联合弘文学校书记兼校长唐清作“穿越时空的对话,狮山对话到未来之路”主题分享,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会。

唐清校友首先回顾在学院的求学岁月,深情表达对母校与恩师的感激之情,强调本科阶段的知识积累与品格塑造,为其后续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后,她围绕“专业根基、学习能力、人格修养”三大核心,剖析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要素:指出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立足社会的“硬实力”,持续学习能力是应对时代变化的“核心竞争力”,高尚人格修养是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

针对新时代大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唐清校友结合自身教育管理经验与行业案例,解读学习与职业发展新趋势,指导新生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捕捉机遇、转化挑战。最后,她为新生送上“研途锦囊”,从学业规划、实践参与、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具体路径,为新生成长发展提供实操性指导。

三、开展学长沙龙,明晰专业发展路径

为帮助新生深入了解学院学科布局与发展前景,入学教育期间,学院组织开展“学长沙龙——学院学科建设情况介绍会”,邀请学院各学科优秀研究生学长学姐担任主讲人,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会。

会议伊始,学院党委书记廖才祥首先以“筑牢理论信仰,夯实入党初心”为主题,为新生带来“开学第一课”,鼓励新生同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努力成为思想上进、技能扎实、学识丰富的时代新青年。

接下来,学长学姐围绕学院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核心学科,系统介绍学科发展历程、师资团队构成、科研平台资源及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功能材料研发、绿色化学合成、新型催化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同时,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分享学科相关的学术会议、科研项目申报、文献检索与分析等实用信息,解答新生关于“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如何快速融入科研团队”“如何平衡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等疑问。

此外,学长学姐还针对不同学科方向的就业前景与深造路径进行解读,为新生提供多元化发展参考。整场沙龙互动氛围浓厚,有效帮助新生搭建起对学院学科的整体认知,为后续制定学术规划、选择科研方向提供有力支撑。

四、召开学术诚信教育会筑牢学术道德底线

为强化新生学术规范意识,引导树立严谨治学态度,学院组织召开“学术诚信教育会——学位点负责人讲座”,由学院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高道江教授主讲,学院副院长赵丽娟教授主持,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会。

讲座中,高道江教授结合《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及学院学术规范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类型,包括抄袭剽窃、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通过高校学术不端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对个人学业发展、学术声誉及学院形象的严重危害。

同时,针对研究生阶段常见的学术写作、文献引用、实验数据记录等环节,详细讲解学术规范要求与操作方法,指导新生如何正确引用文献、规范撰写学术论文、做好实验数据留存。负责人强调,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要求新生从入学之初便坚守学术道德底线,养成“求真、求实、求新”的科研作风,为后续学术研究与学位论文撰写奠定良好基础。

五、举办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专题会,明确成长发展方向

为帮助新生科学规划研究生阶段学业与未来职业路径,学院举办“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专题会”,邀请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领导、教学秘书等共同参与,2025级全体研究生新生参会。

学业规划环节,教学秘书围绕研究生培养方案,详细解读课程设置、学分要求、科研能力培养目标及学位论文答辩流程,指导新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科研方向,制定分阶段学业计划,包括课程学习、文献积累、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关键节点的时间安排

职业规划环节,辅导员结合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研发、生产、检测、教育等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与职业发展路径,并且对学院研究生奖助学金体系进行简单讲解。

六、开展实验室安全培训会,筑牢科研安全防线

9月19日,学院在狮子山校区第六教学楼305室组织召开2025级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旨在强化新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教学科研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培训由学院实验中心黎小廷老师主讲,2025级全体研究生参加。

培训伊始,黎小廷老师从实验室环境复杂性、化学试剂特性、设备运行风险等角度,系统阐述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展示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事故成因,包括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设备维护不及时等,让新生深刻认识实验室安全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在安全防范与管理环节,黎小廷老师详细介绍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强调“预防为主”原则,要求新生熟练掌握实验室操作规程、试剂储存规范、设备使用流程;在应急处置环节,针对火灾、化学泄漏、人员受伤等不同场景,讲解具体应对方法与救援流程,明确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要求。

理论讲解结束后,黎小廷老师带领新生前往指定场地开展消防实操演练,演示灭火器正确使用步骤,指导新生亲自操作,掌握灭火器材使用方法与安全注意事项,切实提升新生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此次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教育引导,不仅帮助新生完成身份转变与环境适应,更明确了学业发展方向、科研安全要求与职业发展路径。下一步,学院将持续关注新生成长需求,优化教育培养体系,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与科研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字:钟浩、王毅、杜心语

图片:王毅、杜心语

初审:刘慧伦

复审:赵丽娟

终审:廖才祥

编辑:化学   审核:赵丽娟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