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学院学子斩获“碳循未来”青年峰会惠普赛道最高荣誉“绿色创变者奖”
时间:2025-09-09 14:31:09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查看:248

  2025年8月24日,“碳循未来”创客松青年赋能计划在北京落下帷幕,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科学教育专业的2022级的朱铭铭、赵盈盈、马欣雨、方思颖四位同学组建的“智分耗材天团”凭借惠普地球伙伴回收箱优化项目,从全国50余所高校的121份方案中脱颖而出,斩获惠普赛道最高荣誉“绿色创变者奖”。这支团队以课堂所学赋能环保实践,用创新技术诠释了新时代师范生的责任担当与职业理想。

  “碳循未来”创客松青年赋能计划由陶氏公司、惠普中国、英飞凌科技联合发起,启创空间承办,旨在通过产业资源与专业经验,引导大学生将“循环经济”“低碳环保”等理论转化为可落地的商业项目。作为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学生们正将课堂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实践的绝佳平台——从赛事官宣之初,团队便锚定惠普赛道,立志为惠普地球伙伴计划的优化贡献师范生的智慧。

  从方案提交到线上“碳循实验室”入围,从“碳循实验室”项目优化到“碳循未来青年峰会”入围,最终,团队全体成员共赴北京,开启项目的最终冲刺之旅,整个暑假都全力以赴。团队成员各自发挥所长,将废弃纸箱加上编程过的硬件做成初代回收箱,碳循实验室阶段,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的卞老师、张老师、伍印老师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学习空间,创客空间的老师帮助优化硬件安装,通过3D打印制作了产品外观。同时,JA中国的志愿者也给小组团队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帮助打磨路演话术。凌晨两三点的北京,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商量设计思维应如何体现,怎样突出产品的亮点,推动产品商业化最应考虑什么——这支4人的“智分耗材天团”,实则是一群人的“并肩作战”。

  作为师范生,“团队协作”是学生们未来教学中必备的能力,而此次项目恰好是一次“提前演练”:程序开发员赵盈盈用IOROBOX编写控制逻辑并制作路演PPT;硬件安装员马欣雨负责各个装置的调试,找到最合理的布线和最合适的安装孔位;外观设计员朱铭铭绘制设计图,用3Done及CAD呈现产品模型,并撰写说明书;演示汇报员方思颖将技术转化为通俗的路演语言,并剪辑产品介绍视频——每个人的分工都贴合“科学教育”所需的“技术+设计+表达”能力,也让我们更深刻理解“教育是团队协作的艺术”。路演的最后,学生们说:“作为未来的科学老师,带着创新技术来,带着惠普环保理念走,是我们的最终梦想。”此次获奖不是终点,而是学生们践行“师范生责任”的起点——学生们计划将智能回收箱的技术转化为小学科学课的探究式学习素材:比如让学生思考怎样针对现有物品的缺陷进行创变,讨论低碳减排与生活的关系,甚至动手设计简易的“分类回收装置”,让惠普的“绿色担当”通过课堂浸润更多青少年。此次获奖,是对团队“将教育理念融入环保实践”的肯定,更让同学们看到了师范生的多元可能性——未来的科学课堂上,学生们不仅会教学生“什么是低碳”,更会带学生们“做低碳”;未来的环保领域里,学生们也会继续以“教育者+创新者”的双重身份,推动更多理念落地。

  4天的峰会是结束,更是新的开始——学生们将会带着这份荣誉,继续践行“科学教育”的使命,用创新为“双碳”目标添砖加瓦,做“既能站讲台,也能做实践”的新时代师范生。

图文:朱铭铭

编辑:王丽丽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