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14:20,学院2021级卢嘉锡创新人才班在狮子山校区第七教学楼416教室举办考研经验分享会。参加本次分享会的有:学院卢嘉锡班班导师史英博、梁晓琴和宁张磊,吴俊姝、许梦姣等11名2020级优秀学生代表及2021级、2022级卢嘉锡班全体同学。本次考研分享会由梁晓琴老师主持。
首先由2020级班导师的史英博老师进行了讲话。一番讲话后,第一位分享者吴俊姝考研至西南大学。在分享会上,她从本科情况、政治、英语、专业课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考研经历。在政治上,她分享了自己的高分心得,学姐提到学习政治不宜特别早,而且使用小程序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
第二位分享者许梦姣考研至西南大学,在分享会上,她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院校选择、基本流程、各科目准备四个方面。对于政治的备考经验她也提到了,政治学习不用花太多时间,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三位分享者郑俊考研至华东师范大学。她从自己的基本信息、报考院校、经验分享、资料分享、心态调整五个方面向我们分享了她的建议。她曾于保研名额失之交臂,但依靠着自己调剂好心态后,她制定了周密可行的考研计划。同时她建议寻找志同道合的考研搭子,以互帮互助,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她还分享了如何制作错题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第四位分享者陈志坤考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他幽默风趣地讲解了考研流程以及自己的经验和建议。他提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结合自己的情况和所选择的院校,尽早做好自己的考研计划。关于有机化学的学习,他建议在前期刷题时要做好笔记总结,中期进行真题总结,后期进行模拟考练习。
第五位分享者廖红彦考研至四川大学,他的分享主要从考研准备、考研流程、备考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在分享中她提到一旦确定目标就不要轻易更改,同时要学会根据学校历年真题情况找到学习的重点。在分享中她重点提到不要沉迷于经验帖,要有自己的时间规划与安排不要被旁人左右,必须从自身情况出发,他人的经验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第六位分享者杨茂林考研至苏州大学,他主要从学校选择、专业课、公共课、复试经验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对于英语复习他建议宜早不宜迟,刷题只做真题,要将四六级的分刷高很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英语能力,同学们要尽早准备好。
第七位分享者刘阳考研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他主要从个人基本信息、择校、初试、复试等方面进行分享。在分享中他提到同学们要努力去证明你的选择正确。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找到问题,解决问题。多向优秀的人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对外谦虚,对内保持自信,不必放大考研的意义,它只是一场修行,没人会在意你失败还是成功,重点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在漫长的人生中,在下一个十字路口,你是否还能坚定地相信自己,这是最重要的。
第八位分享者毛瑞考研至湖南大学,她从考研情况、进度安排、相关建议三个方面展开分享。在相关建议中提到无论选择哪条路,请坚定地走下去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过分依赖经验帖,过多的经验帖反而使自己糊涂,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安排,拒绝和他人比较,学习时长≠学习成效,合理安排时间,适当放松,越往后可以逐渐延长学习时间。不要畏难山有顶峰,湖有彼岸。
第九位分享者张林考研至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分享主要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公共课和专业课经验、细节决定成败、心态调整四个方面展开。在分享中他提到在考研过程中所有的人都会经历相似的过程,学习动力时有时无,简单的题做错,难的题根本不会,心态时不时崩溃,夜里睡不着觉,成绩起起伏伏……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第十位分享者吴壮考研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他从考研择校、初试准备、复试准备、心态调整四个方面进行分享。提到中科院系统比较在意学生的科研能力,同学们要在平时多了解自己所作内容的原理以及对应的实验方法。
最后一位分享者余泽锦是考研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分享主要从个人情况、择校、专业课三个方面展开。在复习时他建议一定记录错题,及时答疑,并定期重做错题。记录错题时可用活页本,按照题型,或者知识点分类。并且多与考研同伴交流,多向别人问题,自己觉得好的题也可以分享给别人。
学院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高年级的同学和低年级学生多沟通交流,促进朋辈学习。此次交流会,让更多的2021级化学专业学子了解了考研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和注意事项,对于他们圆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文字编辑、摄影:杨乙、张锐 初审:梁晓琴 复审: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
编辑:化学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访问后台] 邮编:610066 联系电话:028-8476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