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18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承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化学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虚拟教研室和师范院校物理化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协办的“2025年高等学校物理化学教学交流会”在山东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全国近两百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范楼珍教授和南京大学侯文华教授等二十多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我院物理化学教研室刘柳斜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全国物理化学教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张树永教授开幕式致辞
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徐政虎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王芬教授、全国物理化学教学研究会会长张树永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事业部副主任王莹莹编审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本次会议的主题包含:物理化学课程与教材的“两性一度”建设;人工智能赋能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和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物理化学课程思政设计与案例分享;物理化学实验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物理化学虚拟教研及团队建设实践。浙江大学彭笑刚教授以“中国创新型化学家的养成”为题,主要从科学(化学)教育必定是创新型教育,物理化学如何理解熵,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南开大学朱志昂教授作“如何从现代科学视角讲授一百多年前的物理化学内容”的报告,从物理化学要精讲经典内容、突出各章的基本思路,现代实验技术在各章的应用,物理化学各章前沿成果和新的理论,如何从师生二元结构发展为师-生-机三元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朱教授已86岁高龄,但仍然关注前沿内容和技术,致力于物理化学教学的改革探索,其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南京大学侯文华教授分享了在自己任教过程中,傅献彩先生和沈文霞先生等前辈对他的严格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作“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物理化学老师?”的报告,引起了现场众多教师的共鸣。南京大学淳远教授作“101计划‘新课程体系下物理化学实验内容及操作规范的报告”,他分享了南京大学化学实验改革的内容和方法,“101计划”下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规范建设成效。他们的教研团队结合本院教师科研,开发了许多新的实验,例如:将2020年被IUPAC评为年度全球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之一的”液体门控技术“用于表面张力的探究,他们的工作给其他高校提供了实验改革的新思路。

侯文华教授(右)与刘柳斜老师(左)合影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AI正在推动教育的智能化转型,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天津大学朱荣娇教授作“AI赋能物理化学课程建设及教学应用“的报告,围绕:智慧课程建设,知识图谱及其他图谱的构建,AI工具和智能体,教-智能备课强化教学效果,AI带来的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等方面,详细分享了自己的AI赋能教学工作经验。大连理工大学陈冰冰教授作“科教融合、数智赋能——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报告,结合教研团队的工作,以案例式分享的方式,详细展示了如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将AI技术与课程思政相联系。两位教授的AI赋能教学经验,为其他高校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通过此次会议的学习和交流,与会教师对物理化学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
图文:刘柳斜
编辑:王晓洲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