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学院95级优秀校友、吉林大学李辉教授应邀返校,在狮子山校区第二教学楼101室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此次活动吸引众多师生参与,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活动伊始,学院行政负责人、副院长伍晓春对李辉教授进行介绍。李辉教授早年就读于我校,奠定了良好的学术根基,本科毕业后保送本校攻读硕士,后于南京大学完成博士学位,并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0年,他作为人才引进加入吉林大学,担任学术带头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在理论化学计算领域成就斐然,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化学会唐敖庆理论化学青年奖。

为了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理论化学领域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先辈们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他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理论化学先驱唐敖庆先生的故事。唐敖庆先生出生江苏,经任教于西南联大,后赴美留学,仅用三年完成博士论文,回国后为我国理论化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培养众多优秀人才,其“八大弟子”在学界颇具影响力。
随后,李辉教授聚焦理论化学与人工智能的联合应用,主要介绍所在课题组的科研内容。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和学习中日益重要,他所在团队正在开展相关工作,如研究微观超导超流、构建AI与物理模型结合的势能面等,还将成果应用于电池研究,解决固态电解质和界面等关键问题,开发新算法提高计算效率。这些前沿技术和手段,为同学们未来投身科研事业提供新的选择。李辉教授还介绍了吉林大学化学学科师资力量、科研平台、人才培养成果等内容,鼓励同学们报考吉林大学。
随后在互动环节,针对同学提出的“在理论化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研究中,如何解决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难题?”这一问题,李辉教授答道:“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公开数据库等方式获取数据。在处理数据方面,我们运用先进的数据清洗和特征提取算法,去除噪声并提炼关键信息,同时不断优化算法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最后李辉教授向母校捐赠其编写并在牛津大学出版的全英文专著,为母校79岁生日献礼。学校图书与档案信息中心副主任邹勤代表学校接收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她表示:“该书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的科研水平,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学术传承与发展的见证。”

李辉教授重返母校进行讲学是学院校友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体现了学院与校友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深厚情谊的持续发展。这标志着学院在增进校友关系、整合校友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未来合作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文:刘慧丽 税可欣
编辑:王晓洲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