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1日13:30,由苏州大学陈先凯教授主讲的“行有所向,其道大光”主题讲座在第七教学楼105室进行。参加本次分享会的成员有学院部分专业教师,2022级、2023级卢嘉锡班全体同学。学院分团委书记王晓岚主持了讲座。

陈教授介绍,他的成就得益于他本科期间的两位良师,主讲《物理化学》的蔡冀英教授和主讲《结构化学》的廖显威教授。这两位教授,一位慈祥优雅、知识渊博,凭借一副好口才,把知识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另一位诙谐严谨,动手能力极强,是他的兴趣启蒙老师。
他感激两位教授的同时,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鼓励同学们亲身实践,多多探索,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他说,在同学们这个年纪,不妨大胆尝试,不用太过在意专业是否热门。只要自己喜欢,能够把一门专业学好,即使是冷门专业也能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陈教授还告诉同学们,不用为眼前的困境迷惑。他生平见过很多学生,他认为大部分学生在智商上没有明显区别,当然肯定有聪明的学生,但是勤能补拙。天才也会因为懈怠而变得失去光芒,勤奋的人在长久的努力下也能被雕琢成璞玉。
问答环节,2023级卢嘉锡班的一位同学问道,在考研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本科生应当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缓解焦虑。陈教授用三个“是否”和一个途径回答了这位同学的问题。“你是否足够努力,你的专业是否足够牢固,是否已经明确了方向,如果答案肯定,你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关导师及课题组,主动出击。”之后,同学们就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从事的研究、关于考研去向等问题和陈教授展开交流,陈教授耐心做出了回答,并表示,“欢迎你们来报考我的研究生。”
本次分享会让参会的卢嘉锡班的同学们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确立努力的目标,并用陈教授的三个“是否”对自己发问。同时也让大家看见了化学专业的更多可能和川师学子的更多可能,既可深耕基层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可在科研领域闪闪发光,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刘慧丽 摄影:刘慧丽 初审:王晓岚 复审: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
编辑: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