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上午9时,学院“化苑教坛”系列活动之《环境工程CAD》公开课于综合实验楼106教室精彩开讲。本次课程由环境工程教研室田婧老师主讲,围绕AutoCAD二维图形编辑展开深入教学,重点剖析改变几何特性类命令,涵盖圆角与倒角、修剪与延伸、打断与合并等核心内容。学院十余位教师到场观摩交流,一起探讨教学新方法。
课堂上,田婧老师巧妙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引,通过绘制污水处理厂管道布置图的教学,生动阐释圆角命令的运用技巧。在讲解管道弯头设计时,她强调,科学的弯头设计能够显著降低流体输送能耗,实现节能增效目标;以CASS池池底倒角设计为例,深入分析倒角处理在减少应力集中、规避结构泄漏破裂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安全工程理念与技术教学深度融合,在知识讲解时自然融入工匠精神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让专业教学更有内涵。本次课程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每完成一组命令讲解,田婧老师便设计针对性实操练习,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练习过程中,她走到学生身边,仔细了解大家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问。
课程结束后,随即进入评课交流环节。老师们对此次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刘咏老师充分肯定课程内容的详实与工程案例的深度融合,认为其精准达成教学目标,并且很好地运用了“雨课堂”的随机抽问功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廖杰老师指出,“雨课堂”课堂测试有助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但测试后的反馈点评还应该更细致;她还建议,讲解命令时,先重点讲透一种功能,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摸索其他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王萍老师强调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授课过程中,要像指挥家掌控乐章般巧妙调节音量,适时提高声量形成听觉冲击,将关键知识清晰传递;同时如灵动的调音师变换语调,以声音的韵律节奏为课堂注入生命力,让知识在起伏变化中更具感染力,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一堂课都成为引人入胜的知识探索之旅。
此次《环境工程CAD》公开课,不仅充分展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独特魅力,更彰显学院坚持教学相长、深耕教学质量的坚定决心。“化苑教坛”搭建的公开交流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了互学互鉴的宝贵机会,推动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助力学院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
图文:田婧
编辑:吴晓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6月前 512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月前 611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4小时前 6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天前 29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3天前 49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7天前 66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8天前 103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19天前 77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22天前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