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研究生参与第二届川派教育名家大讲堂---学习新思想,争做教育家

    2025年5月13日,由四川省教育厅指导、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与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四川教育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川派教育名家”大讲堂首场活动在成都举行,活动以“学习新思想,争做教育家”为主题,聚焦新时代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我院2024级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的全体研究生积极参加,在思想碰撞中汲取教育智慧,厚植师范情怀。

    开幕式上,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正华、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冯永刚先后致辞,强调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四川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冯永刚副厅长指出:“新时代教师需秉持“大我”信念,将个人成长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引发在场研究生对教育使命的深刻思考。 

   活动中,首先是“讲探索”环节,由雷春、宋奕云、徐华、吴璀与颜志霞5位教育名家围绕教育创新、文化传承、公平教育等议题展开分享。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小学校长雷春以“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林子”为题,诠释“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生态构建,展现校园文化如何滋养生命成长;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党委书记宋奕云介绍弘文校区“365学生成长发展体系”,强调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起点,引发对个性化教育的探讨;雷波中学党委书记徐华扎根凉山34年,分享“小步子教学法”“远程教育”等扶贫经验,用教育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成都市龙泉驿区教科院院长吴璀以“被看见的教师更有力量”为题,分享了城镇薄弱学校通过拆科建书院、模块化管理等创新方式,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性与凝聚力的实践探索,深刻展现了教师“被看见”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眉山市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颜志霞讲述21年送教历程,以“真爱为本”守护特殊儿童成长,彰显教育公平的深层内涵。

   随后进入“论道理”圆桌论坛环节,四川大学教授罗哲、达州市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党总支书记王仕斌、成都市草堂小学党总支书记金波等教育名家,围绕“县中振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热点问题展开对话。他们提出的“资源共享”“学段融合”“文化赋能”等策略,为研究生们打开了教育改革的多维视角。最后我校教授李江源指出的“教育需回归生命本质,在传承中创新”,为研究生们指明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进阶路径。参与活动的研究生表示,本次大讲堂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赋能”。

    此次活动为我院研究生搭建了与教育名家对话的平台,既是对“四有”好教师标准的生动诠释,也为化学师范人才培养提供了实践参照。未来,学院将继续引导研究生践行教育家精神,在教育见习、实习中深化专业素养,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化学教师队伍注入青春力量。

图文:罗静、魏翠平

 

编辑:刘慧伦  审核:伍晓春  终审:廖才祥

推荐阅读